
恐怖 - 一份報告。第二次演出於星期四 12.6.25 下午6:30 在中庭
Hinweis: Dies ist eine automatische Übersetzung des Seiteninhalts (中文(繁體)). Für verbindliche Informationen gilt der deutsche Originaltext. Original anzeigen
注意:這是該頁面內容的自動 顯示原文
「人的尊嚴不可侵犯」——《基本法》第一條的核心條文於上週三成為費迪南·席拉赫所作劇作《Terror》的寓教於樂起點。Rahlstedt 中學的中庭在奧利弗·阿恩特(Oliver Arndt)指導下,十年級的學生們仔細探討道德與良知的問題。
很明白——原則是我們共處的護欄,是維繫與規範社會生活的黏合劑。但在極端情況下會怎樣——當恐怖主義強迫你在不經長時間考慮與權衡的情況下做出決定時?
十年級的學生在虛構的審理中,對一名因違背命令而扣押 terrorist 派遣的德國聯邦國防軍飛行員,因而讓載有乘客的飛機坠毁至巴伐利亞的一座足球場,導致164人喪生的案件提出問題。審判中顯示,這個兩難境地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。那麼,誰可以扮演「上帝」?我們社會行為的準則在哪裡?這名飛行員該判有罪嗎?檢察官與辯護辯護的辯詞迫使觀眾仔細審視,而非尋求迅速的解決。人類的痛苦也透過在法庭審理中的感人證詞清楚呈現。影片插入段落還在其他案例與哲學思考中揭示了該案的複雜性。
當主審法官與陪審員回到庭前商議時,帷幕拉開,問題全都待解。 Terror——一個發人深省且時事相關的題材。第二次審判將於星期四,12.6.25,18:30舉行。你們會如何決定?
由安亞·布赫霍爾茲撰寫的報導
ymnasium-rahlstedt.de/WordPress_01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6/image1-1024x768.jpeg 1024w, https://www.gymnasium-rahlstedt.de/WordPress_01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6/image1-768x576.jpeg 768w, https://www.gymnasium-rahlstedt.de/WordPress_01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6/image1-1536x1152.jpeg 1536w, https://www.gymnasium-rahlstedt.de/WordPress_01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6/image1-1320x990.jpeg 1320w, https://www.gymnasium-rahlstedt.de/WordPress_01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6/image1.jpeg 2016w" sizes="auto, (max-width: 600px) 100vw, 600px" />照片:Johanna Wiesner